1594869468833.jpg
 
現代科技進步,隨著3C產品的氾濫,長期用眼造成的眼睛不適,影響從老到少的各年齡層。症狀輕微者可能有容易疲倦、乾澀、流淚的感覺,嚴重者甚至眼泛血絲、視力模糊等。 眼睛為視覺器官,屬五官之一。根據中醫經絡學說,藉由經絡的作用,眼睛與臟腑及其他相關的組織器官,生理上互有聯繫,病理上則相互影響,可以反應出人體氣血的盛衰、臟腑的虛實變化及侵犯人體邪氣的性質。 所以中醫在診治眼睛疾病時,除了局部的辨病辨證外,還包括整體的診察,並要更全面的將眼睛與臟腑經絡的關係聯結起來,以求提高療效。
 
眼睛保健應如何選取按摩穴位?
 
正因眼睛與經絡有著緊密的關係,我們可以取用相關經絡的穴位來治療眼疾,甚至在疾病還沒發生之前,利用按摩穴道的方式調節經絡氣血,來達到預防保健的功效。常用眼睛保健穴位的選取,分為兩種方式:
 
眼睛周圍,局部取穴眼睛是經絡匯集之處,有許多穴道。按摩眼周可促進多條經絡的氣血循環,達到放鬆眼周肌肉、調節淚腺分泌、紓解眼睛疲勞的效果,進而改善視力。
按摩的時候,先將雙手搓熱,覆蓋雙眼約10秒。
從眼睛內側的睛明穴(太陽膀胱經)開始,以食指或中指指腹輕輕揉,按壓10秒鐘到有輕微的痠脹感為止。
往上按壓眉頭旁的攢竹穴(太陽膀胱經),依次到魚腰穴(經外奇穴)、絲竹空(少陽三焦經),在太陽穴(經外奇穴)的地方可以增加按壓的時間,同時閉上眼睛轉動眼球。
由眼睛外側的瞳子髎(少陽膽經)往內,依序按壓球外穴(經外奇穴)、承泣穴(陽明胃經)、四白穴(陽明胃經),回到睛明穴。
最後,再次將雙手搓熱,覆蓋在眼睛上,閉目養神30秒。|位於兩眼之間的印堂穴(經外奇穴)及眉毛與髮際之間的陽白穴,也可以作為加強的穴位,能紓緩眉頭與額頭的緊張。
 眼睛保健穴位按摩 眼睛保健穴位按摩_
四肢末稍,遠端取穴 由於經絡有溝通內外表裡,連結全身的特性,因此除了眼睛周圍的穴道之外,位於四肢末梢與頭頸部的穴道,不但按壓方便,且一樣能達到治病保健的效果。
風池穴 位於頸後的風池穴,屬足少陽膽經,能促進整個腦部的氣血循環,使眼睛得到充足的養分。
百會穴 位於頭頂的百會穴(屬督脈),有升提氣血,醒腦開竅的功效。
合谷穴 位於手上的合谷穴(屬足陽明胃經),具有通關過節、疏經活絡的功效,能使氣血達到頭面部,也是隨時隨地可以按摩的穴道。
太衝穴 常常熬夜的人,眼睛容易泛血絲、容易疲勞、容易流淚,可以搭配按壓腳上的太衝穴(屬足厥陰肝經)或足臨泣穴(屬足少陽膽經),有清肝明目的作用。
耳垂 在耳朵方面,與眼睛相關的穴道,如目1、目2、眼,都在耳垂,多多按壓耳垂,也能使眼睛明亮。
平日就要好好保養靈魂之窗
 
眼睛是靈魂之窗,平時的預防保健比發病後再來治療重要多了。現在電子產品多樣且發達,不論是看電腦、電視、平板電腦或手機,至少每30分鐘要讓眼睛休息10分鐘。另外,充足睡眠和均衡飲食是滋養眼睛最基本的條件,避免熬夜,少食用烤、炸、辣等刺激性食物與戒菸酒,更是使眼睛長保明亮的基本之道。 若有其他系統性的內科疾病如糖尿病、高血壓、心臟病、腎臟病、免疫性疾病等,也要積極治療,定期檢查,才不會因為併發症而影響視力。若有突然發生的視力急遽減退、看到兩個影子或是視野缺損,則要盡速至醫院檢查,排除其他相關疾病的可能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養生&健康 的頭像
    養生&健康

    養生健康的世界Health 🌍💫

    養生&健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